這裡記錄了4/29‧4/30兩天一夜的《盈家發光小超人》營隊,兩位老師活動中的看見與觀察、活動紀實與課後心得。
來看看新世代的孩子們,在活動中的展現,以及身為帶領老師,他們從孩子身上學習到的。
帶領老師Soulra /
引導他(她)們與自己ㄧ層層的對焦,很快孩子們就給出了標準答案,「要放鬆,要專注,要開心,要能回到自己」。肯定了他們與自己的對焦能力,再加碼說明這是「成長」的營隊,大家很快獲得共識,不只是玩樂,打打嘴泡,而是要鍛鍊自己成為名符其實的發光小超人。
魚池當地陳家和謝家,熱心回饋他們的菜園和香菇園,提供孩子採蔬和採菇活動,讓孩子們得以再次回歸田園泥土接受大自然的薰陶。曾參加多次盈家孩童成長活動的陳家小孩Ken(小六),落落大方的介紹他們家的菜園,並協助學弟妹們如何把握重點,有效時間內完成任務。活動後看到了孩子們真心由衷的感謝! 我們團隊亦很欣慰Ken已逐漸能夠揮灑自己的核心特質及逐漸落實印証盈家的精神。
夜訪螢火蟲的故鄉,能言善道的甄華讓孩子們對黑暗中尋訪螢火蟲的心情既愛又怕(有蛇)受傷害,警覺加謹慎,單獨又寧靜的行動,在我眼中已浮現點點發光小超人的影子,果不其然曠野中出現了一片螢火蟲海,再也不怕黑暗與蛇,三步併兩步的推進,讓自己一覽無遺,一望無際閃閃發光的螢火蟲。
露營還是住宿?洗不洗澡?自己還是共浴?果然多元,什麼選擇都有,但只有一個目的,被充分的尊重而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自然要負責到底,果然見效,孩子們很快料理好自己,各就各位的安眠去了。
早起的鳥兒有蟲吃,大夥5點起床步行至日月潭邊接受身體的鍛煉,教練以金雞報喜的妙招操煉大家,孩子們照道理應該呈現柔軟有彈性的筋骨,卻看到幾乎個個腳底根部虛弱,頭重腳輕,無法腳踏實地的現象,難道這是網路世代小孩被戕害的普遍現象?還是大人們的過度溺愛或過度要求所致?
拓印,是要運用大自然中撿拾到的東西,將兩天來的收獲,印製到小水壺袋上,很佩服他們能在短時間內,專注的拓印成果,尚且能藉由作品說明兩天活動帶給他們的成長與感動,發光小超人真不是蓋的 !!
帶領老師甄華 /
四月份發光小超人營隊在兩天一夜的時間內,讓孩子們體會到「有限時間內,全力發揮自身才華」、「與害怕失敗的情緒共處」,是設定給學員的目標,本來覺得孩子們要體會到這些,是挺有挑戰的,沒想到孩子們的展現與體會,卻給大人們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孩子們說想要參加是因為~
「想要練習有獨立的機會」
「覺得自己好忙,但不知道在忙什麼?想認識自己」
「就是聽我心的聲音,看到海報就想來」
大人們有多久沒有聽自己心的聲音了?
新世代孩子們,對於靈性的需求與成長是敏銳的,他們心中自有導航定位系統,無法對準自己的靈性才華時,內在的亂流會以各式情緒反應或身心失調症狀呈現,在恢復本能與自性後,孩子自動調整的速度比成人迅速,不到兩天就發現面對困難與挫折是一種讓內在強壯的成長。孩子們在經過困難的闖關遊戲後這樣說:
【Haley】
我不把挑戰當困難,我把挑戰當遊戲,所以覺得好玩不困難。
我不把挑戰當困難,我把挑戰當遊戲,所以覺得好玩不困難。
抓到自己的節奏,就可以繼續。
【奕梵】
經過鍛煉的我,像這個石頭的刻痕,也像打獵後的傷疤,有了深刻的痕跡⋯⋯
我不一樣了,變的更強壯。
【Micky】
我覺得我想媽媽,我覺得想哭⋯
我可以一邊哭一邊繼續前進
我覺得我想媽媽,我覺得想哭⋯
我可以一邊哭一邊繼續前進
這裡的人,愛好大。
【宇群】
我感覺到內在的寧靜,像回到山裡一樣的那種感覺。
我感覺到內在的寧靜,像回到山裡一樣的那種感覺。
不論做任何事,盈家教導孩子先與呼吸連結,先回到自己再開始,重點是自己存在的品質,而非事情做的多快多好,也對比印證了,失去存在品質,只會越做越累⋯⋯越急越不開心。
這像是龜兔賽跑,烏龜一開始慢,但是最後的贏家。祝福這群孩子,帶著這份體會,成為豐碩自己人生的真贏家!
下次任務時間5/13、6/10、6/11一日營
活動諮詢:0919-649-099 /甄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